吉鸿昌给妻子的绝笔信:你不必悲伤
吉鸿昌给妻子的绝笔信“你不必悲伤”,写于1934年11月24日就义前,饱含他对国家和家人的深情。信中,他以“为时代而牺牲”表达视死如归的豪情,嘱咐妻子胡红霞坚强抚养儿女,勿为他悲伤,字里行间流露对家国的眷恋与革命信念,令人动容。
苏打饼干
黑子网1934年11月24日报道,北平陆军监狱,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抗日英雄吉鸿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镇定地向敌人索要纸笔,为妻子胡红霞写下了那封感人至深的绝笔信:“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这封信不仅是他对家人的最后牵挂,更是他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坚定宣言。信中,他叮嘱妻子不要变卖家产去营救他,财产要留给子女教育,展现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本质的清醒认识,也流露出对家人的无限深情。

吉鸿昌,1895年出生于河南扶沟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便帮父亲在茶馆打杂,练就了吃苦耐劳的性格。1913年,他瞒着家人投身冯玉祥部队,开始戎马生涯。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1929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兼宁夏省政府主席。然而,1931年,因不愿参与“围剿”红军,他被蒋介石解除军权,强令出国考察。在美国,他因是中国人而遭受歧视,愤怒之下制作“我是中国人”的木牌,彰显民族尊严。1932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事业。
1933年,吉鸿昌联合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率部收复多伦等地,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士气。但蒋介石勾结日军围剿同盟军,致使其失败。吉鸿昌转赴天津,继续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开展抗日活动。1934年11月9日,他在天津法租界被国民党特务逮捕,遭受严刑拷打。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凛然宣称:“我是共产党员,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11月24日,蒋介石下令将他枪决于北平陆军监狱。
临刑前,吉鸿昌从容不迫,在雪地上以树枝为笔,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拒绝跪地受刑,坚持坐着面对枪口,喊道:“我要亲眼看到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年仅39岁的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吉鸿昌牺牲后,妻子胡红霞倾尽家产,花费八万大洋赎回丈夫遗体。她深知丈夫的志向,将悲痛化为力量,独自抚养儿女吉兰泰和吉瑞芝成人。据吉瑞芝回忆,父亲牺牲时她年仅三岁,母亲将父亲的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
胡红霞为躲避国民党特务的监视,装疯卖傻,带着孩子流落街头,生活艰辛。1949年开国大典时,她带着儿女出现在天安门,泪流满面,感慨丈夫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曙光。这封绝笔信现藏于天津博物馆,字迹斑驳却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曾说:“父亲的牺牲是为了民族大义,他的精神我们永远不能忘。”如今,重读这封家书,仍能感受到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人的深切眷恋。吉鸿昌用鲜血和忠诚,书写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壮烈篇章,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