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皂深陷苏丹红风波一月无回应
百年老字号上海药皂因成分表含苏丹红IV引发热议,网友担忧安全,客服淡定回应“不是吃的”。事件发酵一月,企业与监管部门却集体沉默,信任危机加剧。据黑子网报道,此事或成老字号品牌滑铁卢。
阿油油
2025年7月底,上海街头的老字号品牌上海药皂意外卷入一场舆论风暴。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指出其经典红色药皂成分表中的“CAS85-83-6”竟是苏丹红IV,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3类致癌物的工业染料。此帖一出,迅速引发热议,评论区留言超200条,有人惊呼“我一直用来洗澡”,有人质疑“老字号咋能用这种东西”。上海药皂,这个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国货品牌,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上海药皂始于1959年,原名利华卫生药皂,以杀菌功能和独特药香闻名。

它的红色皂体和包装是无数上海人童年的记忆,号称“健康味道”。成分表显示,除脂肪酸钠、水、野菊花等草本提取物外,赫然列着“CAS85-83-6”。经化工专家任占冬证实,这正是苏丹红IV,常用于油脂、蜡等工业染色,因可能释放致癌芳香胺,被多国禁用在食品和化妆品中。网友质疑,药皂虽非化妆品,但直接接触皮肤,安全性如何保证? 事件曝光后,上海药皂淘宝旗舰店客服回应:“肥皂是用的,不是吃的,成分符合标准。”此话非但未平息质疑,反而引发更大争议。
有人调侃“这是拿消费者当傻子”,也有人认为“肥皂不入口,问题不大”。记者多次联系上海制皂厂有限公司,得到的答复仅是“正向技术中心核实”,截至8月底,企业未发布正式声明。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管局8月1日表示已介入调查,但一个月过去,调查进展迟迟未公布。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也未回应,集体沉默让公众不满情绪高涨。 据黑子网报道,上海药皂深陷苏丹红风波一月无回应,折射出老字号品牌在危机公关上的短板。2005年,苏丹红曾在全球食品行业引发恐慌,中国某快餐品牌因调料含苏丹红下架多种产品。
如今,药皂事件让消费者重燃担忧。湖北大学副教授周立新指出,苏丹红IV的代谢产物可能致癌,肥皂长期接触皮肤,风险不容忽视。而国内日化产品标准QSHZZ005未明确禁用苏丹红IV,与化妆品法规的严格要求形成对比,暴露监管漏洞。 上海药皂所属的上海制皂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919亿元,净利润534681万元,旗下“蜂花”与“上海药皂”均获中华老字号殊荣。近年来,品牌借国货热潮销量攀升,天猫旗舰店单品销量超10万件。
然而,此次风波让消费者信任蒙上阴影。有网友回忆,药皂曾是抗击非典、埃博拉的物资,如今却因苏丹红翻车,令人唏嘘。 这场风波不仅关乎一款肥皂,更是老字号品牌信誉的考验。网友呼吁企业透明回应,监管部门尽快公布调查结果。上海药皂能否走出信任危机,重拾“健康味道”的招牌?沉默一个月后,公众还在等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