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正式起诉自媒体账号-及其所属MCN机构-要求赔偿损失300万元
比亚迪对自媒体账号“彭彭在吗”“生活家林小北”及其MCN机构提起诉讼,称其发布不实信息恶意诋毁品牌,严重损害企业声誉,要求赔偿300万元并公开道歉。事件源于网络抹黑,引发热议,比亚迪法务部强调将依法维权,网友呼吁净化网络环境,维护公平竞争。
桃桃乌龙
最近比亚迪又上了热搜,这回不是因为卖了多少车,而是因为他们法务部放大招了!9月4日,比亚迪正式宣布起诉自媒体账号“彭彭在吗”和“生活家林小北”以及他们背后的MCN机构,索赔300万元,还要求对方公开道歉。这事在网上炸开了锅,不少网友直呼比亚迪这波操作硬气,纷纷围观这场“企业维权大战”。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两个自媒体账号最近一段时间在网上没少发关于比亚迪的负面内容。据比亚迪法务部说,这些账号通过多个平台大肆传播不实信息,恶意抹黑比亚迪的产品和品牌,搞得企业声誉受损严重。


比亚迪表示,这些内容的传播不是零星的,而是有组织、有矩阵地扩散,影响恶劣。他们已经收集了大量证据,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要求对方赔钱道歉,还要把侵权内容删干净。不仅如此,比亚迪还提到,同期还有另外五个自媒体账号也被他们盯上了,准备一并追责。 其实,比亚迪这两年没少跟“黑公关”较劲。早在2023年,他们就起诉过一个叫“龙猪-集车”的自媒体,理由也是长期发布不实信息,恶意诋毁品牌。那次诉讼最后胜诉,法院判了对方赔偿20187万元,钱都已经执行到账了,账号的运营者还得公开道歉。


这事当时在网上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很多人觉得比亚迪这是在给自媒体行业立规矩,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想造谣抹黑得付出代价。 这次起诉的“彭彭在吗”和“生活家林小北”,据说也是因为内容太过离谱。网上有消息说,这些账号发的帖子有些是捕风捉影,甚至直接捏造事实,比如说比亚迪产品质量有问题,或者高管有啥黑幕,搞得消费者和网友看得云里雾里。比亚迪法务部这次明确表示,这些不实信息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消费者的信任,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比亚迪的公关负责人李云飞也在社交媒体上表了态,说公司欢迎客观批评,但对那些“为了黑而黑”的账号绝对零容忍。他还透露,最近法务部忙得不行,接下来还有一批“黑媒体”要被起诉,看来比亚迪是铁了心要清理门户了。网友们对这事反应不一,有人觉得比亚迪这是在保护自己,干得漂亮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让一些正常的批评声音也被压下去。 说起来,比亚迪这几年发展势头猛得不行,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全球销量249万辆,海外销量更是暴增130。


这么大的体量,难免会成为一些自媒体的“流量密码”。有网友分析,有些账号可能是收了钱故意抹黑,背后可能还有竞争对手的影子。毕竟,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新能源市场更是你争我夺,谁都想分块蛋糕。 比亚迪也不是第一次这么硬刚了。除了起诉,他们还搞了个“悬赏打假”的活动,鼓励网友提供黑公关的线索,奖金从5万到500万不等。今年2月,他们就给一个叫曾某某的线索提供者发了100万奖励,可见他们在这事上的决心。 这次起诉的300万赔偿金额,虽然比之前的500万少了点,但也够高了,估计是想给那些蹭流量的自媒体一个警告:别乱说话,代价很贵!


这事在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翻出了比亚迪之前的维权案例,比如去年起诉“智能EVO”索赔200万,还有个叫“徐里里XII”的博主被索赔500万。这些案子有的已经有了结果,有的还在走法律程序。网友们感慨,比亚迪法务部这两年真是忙得不可开交,简直成了“维权专业户”。 总的来说,这件事让大家看到了企业在面对网络谣言时的强硬态度。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快,但假消息也容易满天飞。比亚迪这次起诉,估计不只是为了赔偿,更是为了给行业敲个警钟:造谣有风险,抹黑要谨慎。
希望接下来法院能给个公正的结果,也希望网络环境能更干净点,别让这些乱七八糟的谣言影响正常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