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下班途中骑车倒地身亡算工伤吗
通勤途中骑车意外身亡是否算工伤,关键在“上下班合理路线、合理时间、非本人主要过错”等要件是否满足。别被“下班两个字”迷惑,证据链与认定口径才是胜负手,本文用新闻笔法把要点掰开说透。
姜逸磊
“上下班途中”四个字 怎么才算在路上
认定首先看人是不是在“合理时间、合理路线”的回家途中。比如打卡后十几分钟骑车直奔住处,一般就属于路径合理若中途绕去聚会、跨城旅游,轨迹像龙飞凤舞,可能就偏离了“通勤范畴”。定位记录、门禁打卡、公共摄像都是重要“路书”,能证明这段路与工作之间的天然关系。

“非本人主要责任” 事故成因要分清
是否工伤,还看事故是不是由本人主要过错引起。正常慢行被他车蹭倒,或路面坑洼导致摔倒,多数不属于本人主要责任但若酒后骑车、闯红灯、逆行、刷手机骑车“手离把”,那过错就会大幅上扬。执法记录、事故责任认定书、医院化验单,基本决定了“责任天平”的倾向。
“突发疾病”与“外力伤害” 证据口径不一样
有的倒地是心源性事件,有的是意外外伤。突发疾病在通勤路上发生,能否纳入,需要满足“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等条件,并排除既往重大病史影响而外力伤害则重点看是否交通事故或第三方侵权。两种情形的材料包不同:病历、急诊抢救记录与司法鉴定,和交警事故书、行车记录仪,各管各的用。
“合理时间差” 别被夜宵耽搁难住了
现实里,总有人下班顺路买奶茶、菜市场小逛十分钟。这类“生活性绕行”并非一票否决,关键在是否明显偏离。一般认定看总时间是否过长、是否离开了主路径。发票小票、支付记录反而能帮你解释“为啥晚了半小时”。要害在“合理”,不是“寸步不离直线回家”。
公司与家属该怎么做 工伤认定“时间线”
企业一端要及时报案、固化证据、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家属一端尽快收集行程轨迹、同事证言、医院抢救记录,并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申请。别让感情用事耽误流程,用材料说话才是正解。若对结论有异议,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黑子网用户总结得好:情绪可以上头,但证据一定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