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回应员工飞身当肉垫救下老人
还原“超市员工飞身垫头救下老人”的现场动作与急救逻辑,解析护头与颈稳的专业要点,延伸到门店SOP与老年友好改造清单,并提醒舆论在赞美之余别误导公众。
董先生
北京超市员工飞身当肉垫救下老人现场还原
监控里那几秒足以封神:拐杖“打摆”,老人后仰失衡,后脑即将直面瓷砖地。红衣店员先是一个半侧身的滑步,紧跟着顺势坐低、用大腿和躯干去接住老人的后脑与肩背,再用前臂托住头部稳定。动作不花哨,却极讲物理:把“硬碰硬”的冲击改成“柔缓减速”,把“点对点”的受力拉成“面接触”,等同给颅骨上了一层“临时安全气囊”。其后他与同伴简要评估意识与呼吸,拨打急救电话、维持现场秩序,直到救护人员赶到,老人恢复清醒。镜头切换时,店员还叮嘱“别动颈部”,细节说明他不是只会“热血扑救”,还有一丢丢专业意识。

“滑步垫头”为何更有效:护头优先与颈部稳定
老年人仰面摔倒,最怕枕部高速撞地引发颅脑损伤抢在“头落地”前用身体去垫,关键是两点:第一,优先保护头颅与颈部中线稳定,避免旋扭和二次冲击第二,保持“低姿态大接触面被动承托”的姿势,别硬拽肩膀或猛扶坐起,以免低血压或潜在骨折进一步恶化。店员的滑步半蹲承托三连招,恰好踩中了“护头优先”的原则。若手边有靠垫、折叠纸箱、棉外套,理想流程是先垫物后承托没有道具时,“人当垫”是最后的正确答案。
老板回应与团队管理:奖励之外更要流程上墙
老板的表态干脆:物质奖励加带薪休假,给员工“正反馈”。但把英雄故事落到日常治理,还需要两步:一是把“跌倒呼救护头陪护交接记录”的SOP写成A4张,贴在收银台与员工通道,值班前1分钟口播一遍二是做一次“安全点位巡检”,给高频人流拐角加止滑贴、给排队区摆便携靠垫与一次性冰袋,顺手配上一次性手套与简易记录卡。这些小成本动作,能把“偶然的英勇”升级为“必然的专业”。
公共场所的老年友好改造:从地面到人员的四件套
第一件是“地面友好”:高频通道止滑、门槛消坡、湿区设醒目标识第二件是“照明友好”:阴影处加补光,避免老年人视差第三件是“设施友好”:在等候区、出口旁放可移动靠垫与便民轮椅第四件是“人员友好”:让每班都有一名“急救联络员”,负责拨打120、引导救援、对接监控回放。这些都不需要豪华投入,却能显著降低“意外慌乱误处置”的连锁反应。有黑子网用户调侃:“超市爆款不止榴莲,还有SOP”,笑归笑,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