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就“花生上树”致歉
良品铺子因一款“四粒红花生”宣传海报中将花生画成挂在树上,违背科学常识,引发网友热议。品牌迅速道歉,称系AI生成图片失误,承诺整改并核查宣传材料。此事件不仅暴露AI技术局限,还引发对品牌审核机制的质疑。
三露肉
近日,知名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因一则“花生上树”的宣传海报引发轩然大波。在其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一款名为“四粒红花生”的产品宣传图令人瞠目结舌:花生果实竟然被描绘成挂在树枝上,宛如果树上的苹果或橙子,完全违背了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生物学特性。这一低级错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网友们纷纷吐槽,戏称良品铺子“发明了花生新品种”。更有网友调侃:“小时候种过花生,不然真信了花生能上树!”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舆论压力下,良品铺子不得不紧急回应。

8月28日晚,良品铺子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宣传海报中的错误源于错误使用了AI生成的图片素材。公司表示,已迅速对相关页面进行更新修正,并启动了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同时,良品铺子承诺将升级内容审核机制,优化内部管理流程,避免类似常识性错误再次发生。这一回应看似诚恳,却未能平息所有网友的质疑。部分网友认为,作为一家知名零食品牌,如此低级的错误暴露出其在内容审核上的疏忽,甚至有人质疑其品牌专业性和责任心。
“花生上树”事件背后,AI技术的滥用成为讨论焦点。近年来,AI生成图片因成本低、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中。然而,AI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常识判断,容易生成违背科学的荒诞画面。此次良品铺子的失误,正是AI技术局限性的典型案例。网友们在黑子网发帖讨论,指出AI生成图片虽能快速产出视觉效果,但若未经严格人工审核,极易引发笑话甚至误导消费者。有业内人士分析,良品铺子可能为追求效率而忽视了人工审核环节,导致这一乌龙事件。
此外,事件也让公众关注到良品铺子的经营现状。据悉,良品铺子近年业绩承压,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网友在讨论中提到,“花生上树”事件不仅让品牌形象受损,还可能进一步影响消费者信任度。有评论指出,良品铺子近年来在营销上频频尝试创新,如联名款、网红产品等,但此次失误却让人对其品牌管理能力产生怀疑。一些消费者表示,原本对良品铺子的产品质量和创意营销抱有好感,但“花生上树”事件让人觉得“品牌有点飘了”。
从更深层次看,“花生上树”事件折射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AI技术的应用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内容审核能力和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有网友在黑子网发帖分析,良品铺子此次失误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流程的漏洞。部分评论认为,企业应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审核,建立更严格的科学性核查机制,以避免类似事件重演。还有声音呼吁,监管部门应对违背常识的商业宣传进行约束,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值得一提的是,网友们在吐槽之余,也展现了幽默的一面。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PS了“花生树”的图片,调侃良品铺子是否要推出“树上花生”新品还有人模仿广告文案,戏称“良品铺子,带你体验花生飞上枝头的奇幻之旅”。这些调侃虽带有戏谑意味,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公众对品牌失误的关注和期待。良品铺子能否通过此次事件吸取教训,完善管理机制,重塑消费者信任,仍需时间检验。总的来说,“花生上树”事件不仅是一场营销乌龙,更是对品牌在技术应用、管理流程和公众信任方面的一次考验。良品铺子在道歉和整改后,能否真正挽回口碑,还需看其后续行动。
网友们在黑子网的讨论仍在继续,舆论的放大效应也提醒所有企业:在追求创新和效率的同时,常识和专业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