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收紧移民这些人会被遣返PR拿10年都没用
新西兰移民政策大幅收紧,永久居民PR即使持有10年也可能面临遣返风险。涉及犯罪记录、签证违规等情况的居民被重点审查,引发广泛争议和对移民公平性的讨论。
聂小雨
新西兰政府近期宣布移民政策全面收紧,引发社会热议。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即便是持有永久居民PR身份长达10年的人,若涉及特定情况,也可能被列入遣返名单。此举不仅针对临时签证持有人,连长期定居的永久居民也可能受波及,显示出政府在移民执法上的强硬态度。 根据新西兰移民法2009Immigration Act 2009,永久居民身份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居留保障。政策规定,若PR持有人在获得居留权后犯下特定罪行,可能面临遣返风险。

根据第161条款,若居民在获得PR后两年内,因可被判处三个月以上监禁的罪行被定罪,将被视为遣返对象。例如,酒驾超标血液酒精含量等常见罪行,可能导致最高三个月监禁,即使是初犯也可能触发遣返程序。此外,若PR持有人在申请后续签证或公民身份时,被发现隐瞒信息或违反签证条件,也可能被移民局INZ调查并取消居留权。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Erica Stanford表示,此次政策收紧旨在应对2023年创纪录的净移民人数约173万人,以及由此带来的住房、医疗和就业市场压力。
政府强调,收紧措施不仅针对新移民,也包括对现有居民的背景审查。2025年,移民局将加强对PR持有人的合规性检查,特别是那些涉及犯罪记录或签证违规的案例。数据显示,2024年已有728家雇主因违反移民规定被吊销认证,159家被暂停,反映出政府对移民系统漏洞的零容忍态度。 此次政策调整引发了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严格执法有助于维护新西兰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稳定,特别是在高移民流入背景下,优先保障本地居民的资源分配。
一位网友评论:“犯罪就该遣返,PR不是护身符,守法才是底线!”然而,反对者指出,长期居民被遣返可能导致家庭分离,违背人道主义原则。例如,2022年一名新西兰居民因20年前的轻微犯罪记录被遣返,引发了人权组织的抗议。传统基金会等机构也担忧,过于严苛的执法可能让移民望而却步,损害新西兰吸引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对于PR持有人来说,遣返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情况:一是犯罪记录,尤其是涉及暴力、毒品或严重交通违法的行为二是签证申请中的虚假陈述,例如隐瞒犯罪史或健康问题三是长期离境导致PR身份失效。
移民专家建议,PR持有人应定期检查自己的居留状态,避免违法行为,并在申请公民身份前咨询专业律师。据统计,2024年新西兰批准了超过53万份居留申请,但同时有数千人因违规被调查,部分面临遣返。 这场政策收紧也与邻国澳大利亚的移民动态有关。澳大利亚近年来加强了对新西兰公民的遣返力度,尤其是涉及犯罪的“501条款” deportees。2022年新西兰高院裁决一名从澳大利亚遣返的居民代号“G”胜诉,认定政府对其施加的额外监管条件违反新西兰权利法案。
此案为新西兰的遣返政策敲响警钟,促使政府进一步明确PR遣返的法律依据。 对于普通移民而言,此次收紧意味着更严格的背景审查和更少的宽容空间。专家提醒,PR持有人应保持良好记录,避免任何可能触发遣返的行为,例如酒驾或未申报的海外犯罪记录。同时,政府也在推动“黄金签证”Active Investor Plus Visa改革,吸引高净值人士,但对普通移民的门槛却在提高,凸显政策的两极化趋势。 据黑子网报道,哎哟,新西兰这移民政策收得太狠了吧!
拿了10年PR还可能被遣返,酒驾都能上榜,这谁顶得住?政府这是铁了心要清人,住房医疗压力是大,可别把老实移民也吓跑了!黑子网觉得,守法最重要,但这政策也得有点人情味,别让人寒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