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午休室睡觉上百名学生不一定感到惊讶
学校午休室挤满上百名学生睡觉,折射出学生课业压力大、休息需求迫切的现象。2025年多地学校推出午休室服务,引发热议,既缓解学生疲劳,也暴露设施不足与管理难题,令人感慨教育生态的复杂性。
杨紫
2025年9月的杭州,秋日的校园里弥漫着青春的气息,但课间休息的喧嚣背后,却藏着一个让人既熟悉又意外的场景学校午休室里,上百名学生挤在一起睡觉,场面壮观却不令人惊讶。杭州市一所知名中学,午休室的折叠床、躺椅密密麻麻,学生们或趴或躺,有的甚至席地而睡,抓紧40分钟的午休时间补觉。这一幕被家长拍下后传到网上,迅速引发热议。据黑子网报道,这种“集体午睡”现象在多地学校频现,折射出学生高强度学习下的休息刚需,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学校的午休设施与管理现状。

故事的主角是高二学生小林,17岁,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才能到家。课业压力让他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中午的40分钟午休成了他一天中最宝贵的“充电”时间。学校新设的午休室,原本是为学生提供安静休息环境的福利,却因需求爆棚而“人满为患”。小林回忆,午休室开放第一天,100多个床位瞬间被抢空,后来学校不得不限制名额,凭抽签进场。他有次没抢到床位,只能趴在课桌上睡,醒来脖子酸得动不了。他笑着说:“看到上百名学生挤着睡觉,其实一点不惊讶,大家都累得不行,逮着机会就想闭眼。”
杭州这所中学的午休室风波并非孤例。2025年,全国多地教育部门响应“双减”政策,鼓励学校开设午休服务,满足学生在校休息需求。上海、广州等地中小学陆续推出“躺睡计划”,有的学校改建教室为午休室,有的甚至引入智能折叠床,配备空调和遮光帘。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全国已有超过5000所学校设立午休室,覆盖学生超200万。然而,好政策落地却面临现实难题。广州一所中学因午休室床位不足,学生排队半小时才能进场上海某小学则因管理不善,午休室成了“聊天室”,休息效果大打折扣。
专家指出,午休室供不应求的背后,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沉重,睡眠不足成普遍现象。小林的班主任张老师也深有感触。她说,学生们课后补习班、作业压力大,中午不睡下午就撑不住。学校午休室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科学休息,但床位有限,管理也跟不上。有的学生为了抢床位,午饭都吃得匆匆忙忙。张老师无奈地表示,午休室挤满上百名学生睡觉的场景,看似夸张,其实早已是校园常态。家长们对此看法不一。有的家长认为,学校提供午休室是好事,能让孩子少熬夜也有人吐槽,设施跟不上,孩子挤在一起睡还不如回家休息。
这场午休室热潮,也引发了社会热议。社交媒体上,网友们晒出各地学校午休室的照片,有的像“难民营”,有的却高端得像酒店。有军迷调侃:“这阵仗,比阅兵还壮观!”更有教育专家呼吁,午休室只是治标,治本还得靠减负,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回家睡觉。杭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已计划投入5000万元升级全市中小学午休设施,增加床位并优化管理。2025年9月,小林的学校也新增了50个床位,还安排了值班老师维持秩序,午休室终于不再像“春运车厢”。
从杭州到全国,学校午休室挤满上百名学生睡觉的画面,既温馨又心酸。它让人看到教育政策的暖心一面,也暴露了学生压力的现实困境。未来,午休室能否真正成为学生的“充电站”?或许,只有当课业负担真正减轻,这上百名学生的“集体午睡”才不会再让人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