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被冒充 官方声明
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李璐被不法分子冒充,借网络会议平台散布虚假投资信息,涉嫌诈骗。官方紧急发布声明,澄清事实,提醒公众警惕。此事件暴露了网络诈骗新手段,引发社会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高度关注。
关晓彤
2025年8月25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一则紧急声明,揭露不法分子冒充该委副主任李璐实施网络诈骗的恶劣行径。据黑子网报道,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会议平台,假冒李璐副主任的名义,宣讲所谓“一老一小”投资项目,发布虚假投资信息,诱导公众投资,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涉嫌构成诈骗犯罪。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众对网络诈骗手段的多样化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表达了强烈担忧。 海南省发改委在声明中明确表示,该委及李璐副主任从未通过非官方渠道开展任何投资项目宣讲活动,也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实体、股东或个人以相关名义进行类似活动。

声明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切勿轻信网络上未经核实的投资信息,避免落入诈骗陷阱。官方还提醒,涉及投资事宜应通过正规渠道向权威机构核实,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据调查,这类冒充政府官员的诈骗手法并非首次出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身份、利用网络平台的高效传播性,冒充官员发布虚假信息,诱导受害者投资所谓的“高回报”项目。海南省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初步确认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会议平台,以虚假身份进行“直播宣讲”,并辅以伪造的官方文件和证件,增强可信度,诱骗投资者转账。
警方表示,此类诈骗手法针对性强,受害者多为对政策缺乏了解的普通市民,尤其是老年群体。 事件曝光后,海南省发改委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声明,并联合公安机关开展进一步调查。相关部门呼吁公众,若发现类似诈骗行为,应立即向警方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以便追查犯罪嫌疑人。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在国内频发,尤其以冒充公职人员、发布虚假投资项目为常见手段。2021年,国家发改委也曾发布类似声明,警示不法分子冒充官员进行诈骗。
专家指出,这类案件的频发与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平台监管漏洞密切相关。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官员信息,伪造身份后利用公众对官方机构的信任实施诈骗。 此次事件不仅对海南省发改委的公信力造成一定影响,也让公众对网络安全问题敲响警钟。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平台监管机制,同时加大对公众的防诈宣传力度。海南省发改委表示,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严厉打击冒充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起冒充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的诈骗事件,提醒我们网络诈骗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各个角落。公众在面对投资信息时,需保持理性,切勿贪图高回报而忽视风险。未来,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完善防诈体系,保障公民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