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七夕入境寻宝或涉嫌侵占罪
七夕节的“垃圾桶寻宝”热潮席卷网络,网友组团翻找商场、高档小区垃圾桶,捡鲜花、蛋糕甚至贵重物品。律师提醒,这种行为可能触碰法律红线,若拾得遗失物不归还,或涉嫌侵占罪,情节严重可追究刑责。
QAnna
七夕节,浪漫气息弥漫街头巷尾,但今年网络上却掀起了一股另类热潮“垃圾桶寻宝”。据黑子网报道,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捡垃圾攻略”,相约在七夕夜前往商场、高档小区附近的垃圾桶“蹲点”,希望捡到被丢弃的鲜花、蛋糕、饰品,甚至贵重礼物。有人晒出捡到的玫瑰花束,里面竟然夹着戒指还有人炫耀翻到名牌包包,引发热议。这股风潮看似有趣,却暗藏法律风险。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指出,垃圾桶里的物品大多被视为无主物,拾得者可依法取得所有权。

但如果其中混杂了他人无意丢弃的贵重物品,比如不小心混在花束里的戒指、手机等,这些属于遗失物,拾得者有义务归还。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明确规定,拾得遗失物应返还权利人,若故意拒不归还,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涉嫌侵占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故事的主角小李是个普通上班族,平时喜欢刷社交平台,七夕前夕,他在网上看到一篇“捡垃圾攻略”,声称七夕夜高档小区附近的垃圾桶是“宝藏地”。攻略里说,很多人会把七夕礼物随便丢弃,尤其是花束、蛋糕,甚至可能夹杂贵重物品。
小李心动了,觉得自己平时运气不错,说不定能“捡漏”点好东西。七夕当晚,他和几个朋友相约来到市中心一处高档小区,盯着路边的垃圾桶跃跃欲试。夜色渐深,垃圾桶旁果然堆满了花束和礼盒,小李翻找一番,找到一束还算新鲜的玫瑰,里面竟然有一条精致的项链。他欣喜若狂,觉得自己真是“天选之子”。朋友们也捡到不少东西,有人拿了个包装精美的蛋糕,有人翻到一双没拆封的运动鞋,大家兴奋地分享战利品。回到家后,小李把项链拍照发到网上,炫耀自己的“寻宝”成果。
帖子很快火了,网友纷纷留言,有人羡慕,有人质疑:“这不会是偷来的吧?”小李不以为意,觉得垃圾桶里的东西谁捡到就是谁的。没过几天,他却收到一条私信,是一位女士声称那条项链是她不小心丢弃的,求他归还。原来,这位女士在七夕和男友吵架,一气之下把花束连同项链扔了,后来后悔想找回。小李有点慌了,但又觉得东西是自己捡来的,凭什么还?他在网上发帖求助,结果引来更多争议。有人说:“垃圾桶的东西不就是无主物吗?还啥还!”
也有人提醒:“这可能涉嫌侵占罪,赶紧还回去吧!”小李越想越不安,咨询了律师朋友。律师告诉他,根据法律,垃圾桶里的物品如果是他人无意丢弃的遗失物,拾得者必须归还。如果明知失主却故意占有,可能构成侵占罪。小李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联系那位女士,把项链还了回去。对方感激不已,还送了他一盒蛋糕作为谢礼。小李松了一口气,发帖感慨:“寻宝一时爽,差点惹麻烦,兄弟们还是老实点吧!”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开始反思“垃圾桶寻宝”的风险,有人甚至调侃:“七夕捡花一时爽,蹲局子可没人陪!”
除了法律风险,翻找垃圾桶还可能违反城市管理规定。律师指出,若翻找后不及时清理,造成垃圾散落或环境污染,可能违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面临罚款。更有网友爆料,七夕夜翻垃圾桶时不小心划伤手,甚至有人因翻找不当引发争执。专家提醒,节日浪漫虽好,但盲目跟风“寻宝”不仅可能违法,还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大家理性对待。这场七夕“寻宝”风波,让不少网友从兴奋到反思。有人感叹:“还以为捡到宝,结果差点捡到官司!”也有网友调侃:“下次七夕,还是老老实实送花吧,垃圾桶留给环卫工!”
这场热潮最终以法律的警钟收尾,提醒大家:浪漫可以,违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