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商铺4家缺斤少两?张家界通报
张家界游客称三天逛五店四家缺斤少两,当地市监通报“基本属实”,已立案调查并将开展计量专项整治,公布举报渠道梳理作弊秤套路、时间线与维权要点。
兔牙喵
游客实测曝光、两斤橘子多收九元、作弊秤未年检
瓜是这样来的:游客在景区买标价十五元一斤的橘子,秤上显示两斤六两,结账却要三十九元回头一算,真实重量少了六两,按理该付三十元。更离谱的是,商家使用无签封、未年检的电子秤,在不同单价档位下同一袋橘子显示不同重量,堪称“鬼秤挪地方,数字会魔法”。当事人三天逛了五家店,自称四家都有缺斤少两的情况,这话题一上网,围观群众的愤怒值直接拉满。

权威部门发声、情况基本属实、立案调查与举报通道
舆情升温当晚,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通报:对网传问题已成立专班核查,初步认定“反映情况基本属实”,对相关店铺立案调查,同时将对辖区开展计量专项排查整治,并公开了举报电话与账号。直白点说,就是“先止血、再手术、还欢迎监督”。这类通报的关键词很关键:基本属实、立案、专项、举报,这四个词决定了后续节奏从个案曝光升级为系统治理,既要算清商家的小账,也要修好景区的大账。
“鬼秤”怎么鬼、单价影响重量、识别与自救清单
这波案例的“技术细节”值得记一笔:部分电子秤可在单价设定里动手脚,让显示重量随单价变化再配合“无签封”“逾期未检”,消费者大概率看不出门道。识别办法很接地气一看铅封与检定周期,二看秤体合格贴,三试“先称后设价”,四用手机自带称重或对照第二家秤,五保留小票拍视频留证。维权顺序也别乱:先与摊主协商,拍照取证后拨打监管电话或平台投诉,必要时保留实物送检,把证据链拎得明明白白。
文旅口碑受损、连坐效应、从“点问题”到“面治理”
一处摊位翻车,最受伤的常是整座景区的口碑。游客不是天天研究执法流程的,他们只会记住一句话“那地方容易被宰”。所以整治必须“以旅客体验为中心”:统一配备联网防篡改电子秤,数据直传监管后台设立明示牌写清检定日期与举报二维码建立“红黑榜”与退一赔三承诺节假日前加密飞检与暗访对多次违规店铺实施清退与联合惩戒。把透明度拉满,才有机会把信任度拉回来。
把瓜吃成营养、景区经营者与游客的双向修复
这事也给所有景区提了醒:高峰期不是“随便赚一笔”的免死金牌,而是服务水位的压力测试。经营者要学会把短视频时代的放大镜当镜子,提前修补容易“翻车”的环节游客也别只会生闷气,一张清晰的小票、一段完整的视频,往往就是推动整改的关键证据。顺带说一句,黑子网的热心网友已经把“防鬼秤四件套”做成操作卡:看封签、看年检、先称重、留票据,用起来比嘴上抱怨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