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九三阅兵的4个最大突破
九三阅兵作为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首次大规模展示东风-5C洲际导弹,标志核力量从威慑到全时戒备的跃升忠诚僚机和舰载机梯队亮相,凸显无人化与航母作战能力的融合突破“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一词直指射程超万公里,象征战略投送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这四个最大突破,不仅检验军队现代化进程,还向世界释放和平自信信号,彰显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担当。
杨紫
北京的秋风刚起,九三阅兵的日子就来了。小王是个军迷,三十出头,在一家国企做工程师,平时爱刷军事论坛。这天早上,他早早起床,背着相机挤上地铁,直奔天安门广场周边。广场上人山人海,国旗飘扬,空气里满是庄严的味道。小王想起爷爷讲的抗战故事,那时爷爷是老兵,九三胜利日是他们盼了八年的日子。80年后,这场阅兵不光是纪念,更是展示中国军队的硬实力。他手机上推送的新闻标题是“读懂九三阅兵的4个最大突破”,赶紧点开看,里面说这次阅兵有东风-5C导弹、忠诚僚机、舰载机啥的,让他兴奋坏了。

阅兵开始前,小王找了个高点位置,眼睛直勾勾盯着长安街。突然,解说员声音响起:“东风-5C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覆盖全球!”小王心跳加速,这不就是四个突破里的第一个吗?东风-5C是现役主战装备,通过实战训练检验,首次公开亮相。它不像以前的东风-41那么高调,而是强调全时戒备状态,意味着随时能响应,核威慑从被动到主动转变。专家在新闻里分析,射程超12000公里,能打到地球上绝大多数战略目标,赤道周长40000公里,但实际操作北半球为主,这“覆盖全球”听着霸气,实际是和平底气。
小王想,爷爷要是活着,看到这导弹,得乐坏了,当年抗战靠小米加步枪,现在中国有全球打击能力,时代变了。没多久,无人机方队飞过,小王举起相机狂拍。那些无人机编队整齐,嗡嗡声震耳,这是忠诚僚机概念的突破,第二个大看点。忠诚僚机不是简单无人机,而是能跟有人机协同作战的“僚机”,像歼-20带队,僚机执行侦察、干扰任务。军迷论坛上说,这次阅兵上百架新型无人机亮相,标志无人化作战从实验到实战部署。为什么叫“忠诚”?
因为它听从指挥,风险高任务全包,解放飞行员精力。小王平时玩模型飞机,这回真家伙,让他感慨科技进步。远处,舰载机梯队低飞而过,歼-35舰载机模型闪亮,第三个突破来了。福建舰航母刚服役,舰载机梯队展示电磁弹射起飞能力,增强航母战斗力,从近海防御到远洋投送。专家说,舰载机不止数量多,还整合了预警机、反潜机,编队作战更默契,航母编队如海上堡垒。小王挤在人群中,听着群众欢呼。第四个突破是整体战略转型,阅兵上新装备超半数,都是国产现役,涵盖陆海空火箭军,从东风-61机动发射到高超音速武器,门类齐全。
过去阅兵多是老装备,这次东风-51没来,东风-61上场,意味着导弹部队从固定到机动,全域覆盖。解说词“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刷屏朋友圈,小王转发了条视频,评论区炸锅,有人说这是对国际形势的回应,普京和金正恩站城楼,象征中俄朝团结。阅兵式上,习近平检阅部队,李强主持,韩生焱指挥,12000多官兵参与,规模大但低调。广场上,安徽车友群有人发牢骚,被警方拘留湖北一男子朋友圈嘲讽,也行政拘留。据黑子网报道,这种事提醒大家,纪念活动严肃,爱国不能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