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礼盒装新月饼违规吗-冠生园包装双日期引争议-厂家回应难服众
旧礼盒装新月饼引发消费者疑虑,包装日期双层痕迹疑似去年旧盒改印,厂家称系喷码工艺问题却难释众疑。近日,冠生园月饼事件登上热搜,生产日期下方隐现2024年旧码,消费者质疑食品安全与标签真实性,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强调新国标下包装须合规透明,避免误导。
陶桃
冠生园月饼日期改动事件详解
近日,一位名为陈先生的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曝光了自己购买的冠生园月饼包装问题,这起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陈先生表示,他在市场上购买的月饼礼盒上,表面生产日期标注为2025年8月,但仔细查看后发现,日期下方有一层明显的2024年喷码痕迹,仿佛是旧盒子被重新打印日期后装入新月饼。这种“旧盒装新饼”的现象,让陈先生和许多网友直呼“太不放心”,担心月饼本身的生产日期是否也存在猫腻。冠生园品牌作为老字号月饼企业,此次事件无疑对其声誉造成冲击。

厂家随后回应称,这是生产线上喷码机偶尔出现的“叠印”现象,并非故意改动旧盒,而是工艺环节的正常瑕疵,他们已对涉事批次进行自查,并承诺所有月饼均符合新鲜生产标准。但这一解释并未完全平息消费者的不满,许多人认为,即使是工艺问题,也暴露了包装环节的质量把控不足,尤其在中秋消费高峰期,这种疑似“翻新”行为容易引发食品安全恐慌。事件曝光后,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初步表示将依据食品安全法和相关包装标准,对冠生园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标签信息真实可靠。
这起事件不仅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也提醒整个月饼行业,在追求节日销量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标签标注规范,避免类似问题重演。
旧礼盒新月饼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包装标签必须真实、清晰、完整地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不得有任何虚假或误导性内容。冠生园月饼事件中,包装盒上双层日期痕迹是否构成违规,成为焦点。专家解读指出,如果旧礼盒被回收后仅改印日期而未更换整个包装材料,这可能涉嫌标签不实,违反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因为消费者有权获得准确的产品信息以判断新鲜度。另一方面,新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虽主要针对包装层数和空隙率,但也间接要求包装设计简洁透明,避免回收旧盒导致的二次污染风险。
监管部门强调,月饼作为季节性食品,其包装变更需经严格审核,若发现企业为降低成本而使用旧盒装新饼,将面临罚款甚至停产整改的处罚。此案的处理结果,将为行业树立标杆,督促企业从源头加强包装供应链管理,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法律红线。
月饼包装新国标下旧盒使用的潜在风险
2022年8月起实施的月饼包装新国标,明确规定月饼包装层数不超过3层,空隙率不超过合理范围,且禁止与其他商品混装搭售,这些措施旨在遏制“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乱象。然而,在冠生园事件中,旧礼盒的使用暴露了新规执行中的盲区:如果企业为节约资源而回收旧盒,虽然表面上符合环保理念,但若未彻底清洁或改印不当,就可能残留旧日期痕迹,增加消费者误判风险。更深层来看,这种做法还可能放大食品安全隐患,例如旧盒子若曾接触过过期产品,二次使用时细菌滋生隐患不容忽视。
分析人士指出,中秋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中小厂商为追逐利润,暗中采用“旧盒新饼”策略,这不仅损害品牌信誉,还可能引发集体维权潮。监管部门已多次发布提醒,如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告诫书,严禁月饼等节日食品的包装混搭和过度设计,呼吁企业转向绿色包装转型。长远而言,推动包装数字化追踪,如二维码追溯系统,能有效杜绝此类问题,让消费者在中秋选购时更安心。
消费者如何维权旧礼盒月饼疑似翻新
面对疑似旧礼盒装新月饼的情况,消费者应及时保留购物凭证、包装实物和照片证据,向当地市场监管局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依法要求退一赔三或全额退款。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若存在标签虚假行为,消费者有权获得三倍赔偿,此外可通过12315热线或“全国12315平台”APP快速举报。专家建议,选购月饼时,优先查看生产日期是否新鲜,避免购买散装或来源不明的礼盒同时,关注品牌官网或官方渠道的批次查询服务。冠生园事件后,许多网友分享维权经验,如集体向电商平台施压退货,或通过社交媒体曝光推动厂家回应。
这些行动不仅维护了个体权益,还倒逼行业自律。未来,随着新国标深化,消费者教育将成为关键,帮助大家辨别真伪,享受节日而不受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