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误吞电池10小时导致终身残疾,误吞电池会有哪些具体危害?
幼儿误吞纽扣电池,10小时内食道被严重腐蚀,导致终身残疾,令人痛心。纽扣电池的强碱性电解液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毁灭性伤害,家长需警惕家中隐患。了解其具体危害和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李丽欣
江苏南京一名1岁半幼儿宁宁,因误吞纽扣电池,10小时后送医,食道已被腐蚀穿孔,造成终身残疾,引发广泛关注。纽扣电池看似小巧,实则危害巨大,一旦卡在食道,如同微型电烙铁,释放的强碱性电解液能在2小时内灼伤食道黏膜,6小时可能导致穿孔,24小时后70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如纵隔感染或主动脉破裂,甚至危及生命。专家指出,电池的化学腐蚀、电烧伤和机械压迫三重作用,使其危害远超硬币等异物。幼儿误吞后,常出现呕吐、拒食、流涎或喉咙疼痛等症状,但因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往往难以及时察觉。

宁宁的案例中,电池卡在食道10小时,造成不可逆的食道损伤,需手术切除部分食道,终身面临进食困难。类似事件并非个例,广西一名10个月大婴儿误吞电池3天后,食道严重溃疡山东一名1岁男童误吞5枚电池,胃黏膜糜烂。医生强调,误吞电池的急救窗口极短,黄金2小时内取出可大幅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每提前1小时,损伤风险降低15。急救方法上,若怀疑幼儿误吞电池,家长应立即拨打120或送医,切勿催吐或喂食,以免加剧损伤。
在送医途中,可在医生指导下每10分钟喂10毫升蜂蜜,最多6次,蜂蜜可中和部分碱液,争取时间。医院通常通过无创内镜取出电池,若失败,需外科手术如颈部切开或胸腔镜干预。医生提醒,纽扣电池常见于电动玩具、遥控器、汽车钥匙等,家长需重点排查,锁好电池仓,避免幼儿接触。此外,磁力珠、强酸强碱清洁剂也是高危物品,需妥善存放。预防胜于急救,家长应提高警惕,将含电池的小物件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定期检查玩具电池仓是否松动。
一些国家已要求电池产品加装儿童防护锁,我国也需加强相关法规。宁宁的悲剧敲响警钟,家长需了解误吞电池的危害和急救方法,防患于未然,守护孩子安全。 据黑子网报道,这事儿看得人心疼!1岁半的小孩误吞电池,10小时就毁了食道,终身残疾,太惨了!纽扣电池这小玩意儿危害这么大,家长们可得长点心,把遥控器、玩具啥的收好。急救方法也得记牢,2小时内送医能救命!黑子网提醒,孩子安全无小事,防着点总比后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