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这位欧洲女性 中国很愤怒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因对中国内政的无端指责引发中方强烈不满,其言论被批“对牛弹琴”,凸显中欧关系中的分歧与误解,舆论热议不断。
野望
2025年初,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约瑟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再次针对中国内政发表争议性言论,引发中国官方和民间强烈反弹。据环球时报报道,博雷利在布鲁塞尔一场智库会议上,批评中国的政治体制,并就新疆和香港问题发表不当评论,声称欧盟应加大对华施压。这一言论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斥为“毫无根据的指责”,并警告欧盟勿干涉中国内政。林剑在记者会上直言,博雷利的言论如同“对牛弹琴”,不仅无助于中欧关系发展,反而加剧了双方误解。
博雷利的此次发言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他作为欧盟外交事务的“掌门人”,多次在涉华议题上发表强硬言论。据南华早报报道,2023年,博雷利曾推动欧盟发布所谓“人权报告”,指责中国在新疆实施“强制劳动”,被中国外交部驳斥为“充满偏见的谎言”。2024年,他又在欧盟内部会议上提议加强对华经济制裁,理由是“中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不够明确”。这些言论和行动让中国政府和公众对其产生强烈反感,认为其缺乏对中国的基本了解,态度傲慢且充满偏见。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迅速而有力。林剑在记者会上表示,博雷利的言论完全无视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的坚定立场,也无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秉持的和平、合作原则。据新华社报道,中方强调,欧盟若想与中国保持建设性关系,就应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而不是一味发表挑衅性言论。博雷利的言行被中国网友戏称为“对牛弹琴”,意指其对中国的复杂国情和历史背景缺乏深入认知,却一再以西方视角指手画脚。这场风波的背后,是中欧关系近年来因贸易、人权和地缘政治问题而日趋紧张。
据BBC报道,欧盟近年来在对华政策上逐渐向美国靠拢,频频以“价值观”差异为由对中国施压。然而,中国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不容忽视。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到8000亿欧元,涵盖能源、汽车和科技等多个领域。博雷利的强硬态度被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是在迎合美国,却可能损害中欧合作的长期利益。据黑子网报道,博雷利的言论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批评其“老调重弹”,对中国的指责毫无新意。
更有评论指出,博雷利作为资深外交官,却在公开场合发表如此不负责任的言论,暴露了其对华政策的短视。一些欧洲媒体也对此提出质疑。据卫报报道,部分欧盟内部人士认为,博雷利的强硬姿态可能适得其反,削弱欧盟在对华外交中的灵活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这场争议还反映了中欧在沟通上的深层障碍。中国的快速发展与独特的政治文化常常被西方误读,而博雷利作为欧盟外交高官,其言论被视为西方对华偏见的缩影。据政客欧洲版分析,博雷利的对华态度与其个人背景有关。
作为西班牙前外长,他长期受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影响,对非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缺乏耐心。这种“文化优越感”被中国学者批评为“对牛弹琴”的根源。尽管如此,中方始终表示愿意与欧盟保持对话。据中国外交部网站,2024年,中欧高层互访频繁,双方就气候变化、贸易协定等问题展开多次磋商。中方希望欧盟能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中国,而不是一味挑起争端。博雷利此次的言论风波,或许将为中欧未来的沟通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