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市值已达英特尔的75
“寒武纪市值已达英特尔的75”揭示了中国AI芯片企业寒武纪的惊人崛起。市值飙升至5794亿元,逼近芯片巨头英特尔,引发市场热议。这不仅反映了AI热潮下资本的追捧,也暗示国产芯片在技术与市场预期中的潜力,但其高估值背后的风险同样令人关注。
乙醇子
在上海的金融街头,证券分析师小张一早就被手机上的消息刷屏:寒武纪的股价又涨了!这位国内AI芯片企业的市值已突破5794亿元,相当于芯片巨头英特尔的75。小张揉了揉眼睛,点开交易软件,屏幕上寒武纪的股价曲线像火箭般窜升,最高触及1438元股。办公室里,同事们议论纷纷,有人惊叹“寒武纪这是要上天”,也有人担忧“这会不会是另一个泡沫”。 寒武纪的崛起并非一夜之间。成立于2016年的这家企业,以AI芯片为核心业务,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芯片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暴增434782,净利润1038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这份财报像一颗重磅炸弹,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就在财报发布当晚,网络上掀起了热议,网友们戏称寒武纪为“国产芯片新王”,甚至有人喊出“寒武纪要超英特尔”的口号。 小张翻看了寒武纪的最新动态,发现这波热潮离不开AI热潮的助推。随着人工智能需求激增,全球对算力的渴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寒武纪的芯片产品,凭借在边缘计算和云端AI的广泛应用,成功抢占市场先机。尤其是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下,寒武纪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寒武纪的客户涵盖了国内多家科技巨头,其芯片在智能驾驶和云计算领域表现尤为抢眼。 然而,寒武纪的市值狂飙也引来不少质疑。英特尔作为全球芯片霸主,年营收超500亿美元,拥有成熟的生态和领先的制程技术,而寒武纪的营收仅为英特尔的16。如此悬殊的差距下,寒武纪的市值却逼近英特尔75,让小张不禁怀疑,这是否只是资本炒作的产物?
一位券商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寒武纪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来自市场对AI和国产芯片的预期,但高估值也意味着高风险,一旦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可能大幅回调。” 在黑子网的讨论区,网友们对寒武纪的评价两极分化。用户“科技小先锋”兴奋地写道:“寒武纪这是中国芯片的希望,市值超英特尔指日可待!”而另一位网友“冷静看盘”则泼冷水:“营收才几十亿,市值却几千亿,这泡沫吹得有点大。”这些评论让小张意识到,寒武纪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市场情绪的狂欢。
小张还了解到,寒武纪的掌舵人陈天石也成为焦点。这位85后创始人身价已超1500亿元,被称为“AI芯片教父”。有传言称,陈天石近期频频与国内外投资机构会面,试图为寒武纪争取更多资源。知情人士爆料,寒武纪正计划推出一款全新AI芯片,性能直逼国际巨头,这或许是股价暴涨的幕后推手之一。 尽管如此,寒武纪的路并不平坦。此前,公司曾连续7年亏损,市值一度腰斩。2024年初,部分创投股东抛售股票,引发市场恐慌。
如今,寒武纪靠着AI热潮翻身,但高企的估值让投资者既兴奋又忐忑。业内专家提醒,AI芯片赛道竞争激烈,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仍在加速布局,寒武纪要想稳住“新王”地位,还需在技术和市场上持续发力。 小张关上电脑,抬头望向窗外。寒武纪的市值神话还在继续,但它能走多远?是成为中国芯片的骄傲,还是昙花一现的泡沫?这些问题萦绕在他心头。作为一名分析师,他决定继续追踪寒武纪的动向,或许下一次财报会给出答案。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场AI芯片热潮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追高还是观望,每个人都在心中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