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点外卖-蒸蛋现SB侮辱字母-店员临时工发泄情绪-商家道歉已辞退
上海吴女士通过外卖平台点了一份11.8元的蒸水蛋外卖,收到后打开餐盒发现蒸蛋表面用酱油划出“S”两个字母,她认为这是侮辱性词汇“傻”,感到震惊和愤怒。商家最初未回应,事件发酵后承认系临时工因心情不好所为,已道歉并辞退涉事员工,平台退款,双方和解,但引发公众对餐饮服务态度和监管的热议。
艳艳小姐姐
上海女子外卖蒸蛋辱骂字母事件
9月10日,上海普陀区居民吴女士在美团外卖平台下单樟荣沙县小吃江宁路店的蒸水蛋一份,价格仅11.8元,原本是寻常午餐,却因意外发现而酿成风波。吴女士拆开包装后,看到蒸蛋上清晰用酱油书写“S”二字,她第一时间联想到网络俚语“傻”,一种常见的侮辱性表达,顿时感到被羞辱和委屈。作为上班族,她表示自己全程无任何异常操作,仅是正常点餐,为什么会遭遇这种无端针对?吴女士尝试联系商家询问缘由,但对方未及时回复,这让她更觉寒心。

随后,她将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配文吐槽此事,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和转发。短短数小时内,该帖浏览量破万,许多人留言表示“外卖虽小,态度决定一切”“这不光是侮辱顾客,更是商家信誉崩盘”。事件曝光后,美团平台介入调查,确认订单无误,并于当日晚间为吴女士全额退款11.8元,同时承诺加强商户审核。此事不仅暴露了基层餐饮员工的服务心态问题,还折射出外卖行业高速扩张下的人情疏离,顾客作为“隐形消费者”,本该享受便捷,却偶遇此类低级失误。
解读来看,这类事件往往源于员工情绪管理缺失,临时工身份虽被商家强调,但本质上是管理松懈的结果,提醒平台需强化培训机制,避免“小事”酿成“大祸”。
蒸蛋辱骂字母商家临时工回应
涉事商家樟荣沙县小吃江宁路店在事件发酵后,于9月11日通过媒体回应,承认蒸蛋上的“S”字母确系店内临时工所为。该员工为兼职人员,当日心情不佳,在制作菜品时随意用酱油划写,事后店主获悉后震惊不已,立即联系吴女士致歉,并当场辞退该员工。店主李先生表示,门店日均外卖订单超200单,此类失误绝非常态,他们已向吴女士表达诚挚歉意,并承诺额外补偿一顿免费餐点。吴女士接受了道歉,但强调“钱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尊重”。
樟荣作为沙县小吃连锁品牌,在上海拥有多家分店,此店位于江宁路商业区,口碑此前尚可,但此次事件让品牌形象受损。品牌方总部也迅速表态,派出督导组进店检查,强调“服务态度是核心竞争力”。从回应解读,此案中“临时工”一词虽常见,却屡被商家用作挡箭牌,实际回避了内部管理责任。餐饮业临时工占比高,流动性强,若无标准化操作流程,情绪化行为易频发。专家分析,商家应引入情绪管理培训和监控机制,如菜品出餐前双人复核,以防类似隐患。
事件也凸显外卖平台的责任,美团已将该店列入观察名单,若再犯将下架合作。这不仅是商家的一次“灭火”,更是行业自省的契机,推动从“被动道歉”向“主动预防”转型。
外卖蒸蛋辱骂事件消费者维权进展
事件曝光后,吴女士的维权之路顺利推进。9月11日,她收到商家和平台的双重道歉及退款,9月12日进一步获悉涉事员工已被正式辞退,吴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心里好受多了,但希望这事能警醒更多人”。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9月15日介入调查,确认双方已私下和解,无需行政处罚,但监管部门约谈商家,责令加强员工培训和食品安全自查。吴女士未追究进一步法律责任,但建议平台增加“服务态度评价”权重,以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网友中,有人赞其“维权有度”,也有人遗憾“补偿太少”。解读此进展,外卖维权门槛低已成为优势,美团等平台的介入机制高效,退款时效仅数小时,体现了数字化赋能消费者权益。但深层看,和解虽化解矛盾,却未触及根源:餐饮基层员工压力大、薪资低,导致服务变异。数据显示,外卖行业投诉中,服务态度类占15以上,此案或成典型,推动监管从“事后追责”向“事前规范”倾斜。吴女士的经历提醒消费者,点餐后及时拍照留证,遇疑似问题速联平台,避免“哑巴吃黄连”。
长远而言,此事件促进了行业自律,沙县小吃品牌承诺全市门店统一培训,预计将减少类似投诉,提升顾客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