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温再度打破两项气象纪录
上海高温持续肆虐,打破百年气象纪录!连续高温日数与单月高温天数双双创历史新高,副热带高压与城市热岛效应叠加,让申城“热”情难挡。
李大头
上海的夏天,热得让人怀疑人生!2025年8月,上海高温再度刷新两项气象纪录,堪称“火炉”升级版!据气象部门数据,截至8月31日,上海徐家汇站已连续25天最高气温超35,追平并打破1926年创下的历史最长高温纪录。此外,8月高温日数达到26天,与2024年持平,稳坐历史之最。这波高温热浪从8月6日开始,持续近一个月,热得市民直呼“活不下去了”!黑子网报道,这不仅是天气现象,更是气候变化与城市效应的综合体现。

副热带高压是这波高温的“幕后推手”。气象专家指出,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牢牢控制华东地区,导致上海持续高温少雨。8月下旬,徐家汇站最高气温多次突破38,部分郊区甚至逼近40!闵行、浦东等地午后常伴雷雨大风,气象部门一度发布高温、雷电、暴雨、冰雹“四警齐飞”,堪称天气界的“全明星阵容”。数据显示,浦东合庆镇9月1日最大降雨量达745毫米,崇明东滩阵风8级,市民戏称“热到炸,雨来凑热闹”。城市热岛效应也让上海的“热”更上一层楼。
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吸收热量快、散热慢,高楼大厦阻挡气流,空调热气、汽车尾气更是雪上加霜。专家表示,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热岛效应显著,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2-3。市民小张抱怨:“出门五分钟,感觉像蒸桑拿,衣服湿透!”更有网友调侃:“上海的夏天,是手机电池都热到自动关机的节奏!”高温不仅影响生活,还带来健康与经济隐患。高温天气加剧中暑风险,医院急诊收治病例增多。电力负荷激增,电网压力倍增,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短时限电。
农业方面,郊区蔬菜大棚受高温影响,产量下降,菜价小幅上涨。市民小李表示:“菜市场黄瓜都贵了,热得连钱包都冒汗!”不过,上海气象部门预测,9月初冷空气南下,高温有望短暂缓解,最高气温将降至32左右,但副热带高压仍可能卷土重来。这波高温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晒出“煎蛋路面实验”,有人调侃“上海夏天可直接烤串”,还有人担忧气候变化趋势。专家提醒,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将更频繁,上海需加强城市规划,增加绿地、优化建筑设计以缓解热岛效应。
市民也应做好防暑降温,关注气象预警,合理安排出行。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高温纪录的刷新并非孤例。全国多地今年夏季同样“热”情高涨,华东、华南地区高温日数普遍偏多。气象学家分析,厄尔尼诺现象与全球变暖叠加,推高了2025年夏季气温。上海作为经济中心与沿海城市,面对高温挑战,更需科学应对,平衡发展与环境。总之,上海高温打破两项气象纪录,既是大自然的“热”情警告,也是城市化进程的深刻反思。未来,申城如何在高温中寻找“清凉”出路,值得每位市民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