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甜蜜氛围中惊现另类风景-市民在垃圾桶边寻宝-节日遗产登上热搜
七夕“垃圾桶寻宝”现象引发热议,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捡垃圾攻略”,组团在商场、高档小区附近垃圾桶“蹲点”,希望捡到被丢弃的鲜花、蛋糕甚至贵重礼物。律师提醒,此行为可能涉嫌侵占罪,存在法律与安全风险,呼吁理性对待,避免盲目跟风。
艳艳小姐姐
今年的七夕节,网上突然冒出了一个新鲜话题“垃圾桶寻宝”。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的“捡垃圾攻略”,甚至还有人组团在七夕当晚跑到商场、高档小区附近的垃圾桶旁“蹲点”,指望能捡到别人丢弃的鲜花、蛋糕、饰品,甚至是贵重礼物。杭州、浙江等地的一些网友更是直接在网上问:“七夕,哪里的垃圾桶能捡到宝?”这一现象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有网友分享,自己在垃圾桶边还真捡到了好东西,比如一束保存完好的鲜花,甚至还有人捡到戒指和手机。

有人在网上留言说:“我侄子说他同学捡了个手机,真的不敢相信!”还有人表示,本来只想捡点漂亮的花,没想到还能捡到礼物,忍不住也想去试试运气。不过,也不是每个“寻宝”的人都能如愿,有网友吐槽:“我在小区垃圾桶蹲了一个小时,连朵破花都没看到,经济不景气,连扔的花都少了!” 这种看似有趣的“寻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了不少问题。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的付建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捡到的花束或礼品里包含贵重物品,比如项链、戒指、手机等,而丢弃的人并没有明确放弃所有权的意愿,这些物品在法律上属于遗失物。
拾到遗失物不归还,可能涉嫌侵占罪,严重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律师还提到,这种行为不仅有法律风险,还有安全隐患,比如翻垃圾桶可能接触到不卫生的物品,或者在夜间“蹲点”时遇到安全问题。 在浙江杭州,七夕当晚有人在西湖边附近的垃圾桶旁“蹲点”,甚至还喊着“捡垃圾,蹲个搭子”。这样的场景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调侃,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一位网友留言:“这种行为看着好玩,但总觉得不太合适,东西不是自己的,捡了真的好吗?”
还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当下经济不景气,一些人可能觉得“捡漏”能省点钱,但没想到会有法律风险。 社交平台上,关于“垃圾桶寻宝”的讨论热度不减。有人分享了自己在商场附近垃圾桶捡到蛋糕的经历,感叹“七夕的垃圾桶简直是宝藏”。但也有人冷静分析,觉得这种行为有点“荒诞”,既不卫生,也不道德。还有网友表示,七夕本来是个浪漫的节日,结果却变成了“翻垃圾桶”的狂欢,多少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律师的提醒让不少网友开始反思。
一位网友在网上写道:“本来觉得好玩,想去试试,现在想想还是算了,犯法的事可不能干。”还有人呼吁,大家在节日里还是要理性,享受浪漫的方式有很多,没必要去翻垃圾桶冒险。也有网友提出,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提醒大家拾到贵重物品要及时归还,或者送到派出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这场七夕“垃圾桶寻宝”热潮,虽然让节日多了一点话题性,但也让人们开始思考法律和道德的边界。有人觉得这是一场有趣的社会实验,有人却认为这是对节日氛围的误解。
不管怎么说,律师的提醒和网友的讨论都让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或许,下一个七夕,大家会选择更健康、更浪漫的方式来庆祝,而不是盯着垃圾桶“寻宝”。